為期兩天的 Bang Lee Skill Lab 精英籃球訓練營在上周末圓滿結束,在 Bang Lee 教練回國前,我和他做了一次簡單的訪問。他沒有再談技術細節或場上的高光時刻,而是留下了三個關鍵詞:
- 自信
- 聆聽
- 強度
他說,這是大馬年輕球員未來成長最需要補上的部分。天賦不是問題,「原材料」我們都有,而如何把潛力轉化為實力,正是我們面前最值得期待的方向。
除了 Bang Lee 的觀察,我自己也注意到另一個提升空間:核心力量、平衡與協調能力。這些基礎條件不像灌籃或快攻那樣直觀,但如果能補強它們,其他技術將更穩固。
一、自信 —— 成長的第一道門檻
Bang Lee 對我們球員的身體條件感到驚訝:身高、體格、速度,甚至可以灌籃,條件一應俱全。這代表我們已具備天賦,只差一步,就是建立真正的信念。
日本人的身材條件其實跟我們也差不多,但他們卻能在國際賽場脫穎而出,靠的不是高度,而是制度、訓練,以及敢於相信自己的決心。
自信是第一道門檻。是透過一次次重複訓練與準備累積起來的信念。沒有自信,即使是最有天賦的球員,在關鍵時刻也會猶豫。
二、聆聽 —— 被忽略的能力
在訓練營裡,有些球員並沒有完全專心聆聽。Bang Lee 不斷提醒:聆聽才是關鍵。
聆聽不是被動,而是積極的學習能力。籃球場上漏掉一個細節,腳步會錯位,時機會落後,整個動作就崩解。
不過,我也看到兩位年紀最小的參加者——12 歲的 Annabella 和 Eldon,雖然實力比不上大哥哥和大姐姐們,但態度非常好。他們專注地聽,努力跟上要求,並且始終帶著笑容。特別是 Annabella,展現了不錯的潛質。
當初開放 12 歲以上報名時,我就知道會出現水平落差,但他們並沒有退縮,反而勇敢面對挑戰。這份願意聆聽和學習的態度,將會是他們未來最大的資本。
三、強度 —— 全速、全力以赴
這是 Bang Lee 最直接的提醒。他發現球員在訓練時多半保持六七成強度,但是一到最後的對抗練習時卻能瞬間提升到100%。如果能把日常訓練的強度提升,球員將更快接近比賽的水準。
強度不僅是速度或力量,更是一種渴望。
每一次重複都是一個機會。如果能把每一個動作都當成比賽的決勝一刻,我們的成長速度將遠超過想像。
此外我注意到,很少球員會主動去發問。每一個訓練動作都有層次,不可能一聽就懂,但在休息時間這個最好的學習機會裡,走上前向 Bang Lee 討教的人卻寥寥無幾。也不懂是害羞還是擔心被取笑,難得請來一位日本訓練師,球員卻錯過了讓他直接指點的機會。
更深一層來看,大馬的年輕球員其實很渴望進步,只要給予鼓勵和環境,他們完全有能力養成主動發問、積極學習的習慣。好奇心和追求進步的態度,正是未來突破的推動力。
四、核心力量、平衡與協調 —— 被忽視的基礎
在這兩天的訓練中,我還觀察到球員在核心力量、平衡以及協調方面還有進步空間。這些並不是華麗的技巧,但卻是比賽中最重要的基礎。
核心力量讓你在對抗時站得穩;平衡決定投籃是否穩定;協調影響在高速情況下動作是否流暢。只要能在這些基礎能力上持續加強,球員的整體表現將更上一層樓。
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本功,往往才是區分普通與頂尖球員的關鍵。它們是我們的下一步,也是最值得投資的方向。
結語
馬來西亞並不缺天賦,而是正站在一個成長的轉捩點:
- 建立自信
- 培養聆聽
- 提升強度
- 強化核心與平衡
我們已經看見潛力,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它一步步轉化為成果。
天賦決定起跑線,自信、聆聽、強度與基礎能力,決定你能跑多遠。
致謝
這次訓練營能順利舉行,離不開各方的支持。
特別感謝雪蘭莪籃球總會、SFL Performance Center、Dominant Sports、Pocari Sweat Malaysia、PEAK Malaysia,以及 Jaguar III Advisory。
同時也要感謝所有教練、家長與伙伴,你們的努力讓這項計劃得以實現,並為球員們創造了一次難忘的經歷。
— Jordan
